灵璧在古代的名字是 零壁。
1. 灵璧县最早不叫灵璧,而叫零壁,灵璧县的设立也历经波折,在北宋后期,零壁镇因位于汴水两岸,商贸发达,当地居民就上请升为县治,这也得到了宿州知州周佚的支持,而苏轼却极力反对,朝廷已经批准宿州扩城和零壁建县,苏轼却以为劳民伤财,阻止宿州扩城,而零壁建县已经动工,所以苏轼没有再阻拦。 宋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县的零壁镇置零壁县,属宿州,后改名灵璧县。
2. 霸王城(古称灵璧):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3. 灵璧石产地灵璧县,汉为 、夏丘等县地,属沛郡。后汉属沛国、下邳国(今江苏徐州沛县、邳州市)。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隋复名夏丘,司下邳郡。唐省夏丘县入虹县,属宿州。《宋史·地理志》:元右元年(1086)析虹县之零壁镇置零壁县,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为灵壁。元属归德府宿州。明清属凤阳府宿州。
4. 灵璧县旧城久圮,明弘治八年(1495)始筑土城。正德六年(1511)重建,周围六里许,开四门:东鹿鸣门;南对怀远荆山,名为望荆门;西有凤凰山,名为凤仪门,北向磬石山,名为来璧门。县城北倚龙车山,山麓有浏清、坛西,白莲等湖。龙车山东北三注山,有云洞、蜘蛛洞 。凤凰山在城西北五里。鹿鸣山今司泗县。山均低矮,是平原丘陵。 灵壁东北有潼河,潼河北岸有潼郡,因北魏临潼郡故城而名。潼郡是否即秦汉取虑县故城,前人有争议。《方舆纪要》:“取虑城,(虹)县北百二十里,汉县,属沛郡”,“后魏(即北魏)亦日取虑县,置临潼郡。”这是说,临潼郡治即取虑县城城。乾隆《江南通志》以为非是,在《辨讹》中指出:“旧志谓取虑汉县,后魏置临潼郡,”“在虹县(今泗县)北一百二十里。”“按:虹县北六十里睢宁县(今属江苏),取虑既在虹县北一百二十里,尚得谓虹县地乎?”“又按:临潼故城在今灵壁县东北七十里。金志元光初,议于灵壁县潼城镇设仓都监,是也。而取虑又在临潼东北,属睢宁界。”此说以为取虑县故城不在泗县,更不在灵璧。唐人李贤等注《后传书》,也以为取虑故城在睢宁。《后汉书·陶谦传》:曹操与陶谦作战,“过拔取虑”。注:“取虑,音秋闾,属下邳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县西南。”下邳县故城在今江苏邳县东,其西南即是睢宁县境。 旧时灵璧县境南北狭长,北界抵黄河故道,南界在淮河之滨,包括今固镇县地,与怀远县接壤。城北六十里有睢水 东流,俗称小河,是项羽大败汉军处。《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迳彭城郡之灵壁东,东南流。项羽败汉王于灵壁东,即此处也。” 《通鉴纪事本未·高帝灭楚》:汉高祖三年(前204),刘邦占领彭城,项羽率精兵三万来战,“大破汉军”,汉卒淹死于谷水、泗水者“十万余人”。楚军“又迫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兵“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刘邦陷入重围,幸而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才“与数十骑遁去”。县志记载传说:刘邦见楚军追来,藏匿于枯井,坐骑隐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