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外卖行业一则政策调整引发广泛关注:从2024年11月起,全省外卖送餐人员、售卖预包装食品的工作人员无需办理健康证即可上岗,体检机构也不再接待外卖员做健康证体检。然而,在政策试行的近半年时间里,外卖平台与地方政策存在明显脱节,引发诸多争议。
据了解,四川省做出这一政策调整,有着充分的依据。随着全国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的全面推广,外卖送餐过程中食品被严密包装,送餐人员已不属于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他们也不在需要办理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的群体范围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官网早在2024年10月21日发布的“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常见问题问答”中,就已明确了这一点 。

但政策试行后,外卖平台却没有同步更新规则。美团、饿了么等主流外卖平台依旧要求四川地区的外卖员办理并上传健康证,否则将限制接单。这让外卖员们陷入两难境地,为了能正常工作维持生计,部分外卖员不惜通过PS健康证、办理假证等方式提交给平台,甚至催生了一条办假证的灰色产业链,在一些社交群组或网络平台上,仅需10元到30元就能买到伪造的健康证 。
有外卖员无奈表示,现在餐品封装流程已经非常严密,在送餐过程中几乎不会接触到食物,平台的规定与地方政策冲突,使他们处境尴尬。而外卖平台方面则强调,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健康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在没有得到明确、可操作的新指引前,贸然改变规则,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平台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与法律风险。并且,外卖平台的规则设定是基于全国性运营考虑,系统调整涉及诸多方面,需要时间进行全面评估与适配 。
这一矛盾在媒体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就相关政策进行沟通。省市场监管局与多个外卖平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并重申入职体检不等同于健康证体检,体检机构虽然不再办理健康证,但可对外卖员出具健康证明或体检结果 。
经过沟通协调,多家外卖平台最终表示,将按照四川省相关政策,逐步采取措施,不再强制要求当地外卖骑手上传健康证。从具体调整措施来看,平台将在系统中逐步优化骑手的资质审核流程,取消健康证上传这一硬性要求。同时,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与骑手健康,平台也在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机制,比如鼓励骑手定期进行自费体检,并上传体检报告;或者与医疗机构合作,搭建骑手健康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骑手的健康状况 。
此次四川外卖员健康证政策与平台规则从冲突到协调的过程,不仅是对骑手群体的一次“松绑”,减轻了他们的办证负担和经济压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未来,希望地方政策与企业规则能更好地衔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守护好食品安全底线,促进外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