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香港怡和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有限公司获得了美国南方公司的授权,开始在深圳开设7-Eleven便利店;1995年,开始在广州开设7-Eleven便利店。从此,7-Eleven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
一直被业内誉为便利店之王的7-ELEVEn,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原中国区董事长内田慎治正式卸任,新任董事长为7-Eleven中国CFO、总经理严茜。
内田慎治带着7-ELEVEn在中国打拼的这8年,从平均数字为6千-8千元的市场中,做出了超过2万元的单店日销量,奠定了其行业老大的江湖地位,一度被业内膜拜学习。
不过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发展,连锁便利店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最近几年7-ELEVEn一度被外界视为跟不上中国便利店市场发展的速度。
从门店数量上来看,2021年底,7-ELEVEn在中国的门店数为2893家,同期进入中国的全家便利店为2902家,而后来者罗森门店数则为4466家;据有关数据显示,成立于2019年的国内的便利店新物种便利蜂也有超过2000家店。
从单店营收来看,7-ELEVEn在2021年单店平均销售总额为274万元,低于2018年的历史新高。
ELEVEn这个数据,从便利店疯狂发展的今天来看,似乎正在走下坡路。行业大佬走下神坛
据数据显示,大本营在北京的7-ELEVEn最新门店共有258家,其中包括2022年新开的9家门店;而2018年底,其门店数为266家,三年时间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6家。尽管7-ELEVEn北京公众号每周都在推文中添加招商加盟的信息,但新店的开业速度,还赶不上闭店速度。
市场分析数据显示,疫情是导致7-ELEVEn关门的外部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加盟费用问题。据一名加盟店的店长透露,由于市场竞争比较大,再加上加盟费和运维费高于其他便利店,合约到期后将不再继续续约。
一度被便利店商家视为“荒漠”的北京,罗森、全家等便利店正在加紧扩张门店;北京本土品牌便利蜂更是在全市开出了500多家门店,蜂拥而至的便利店抢占了7-ELEVEn的“阵地”。
其中扩张最快的便利蜂以最快速度获得驱动算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营销方式,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占据了北京大部分便利店的最佳选址。当7-ELEVEn闭店歇业时,便利蜂就做促销活动,依靠会员模式抢占了7-ELEVEn的众多用户。
由于黑天鹅事件,再加上同行竞争,7-ELEVEn在面临困境时,拉长了时间线。而且7-ELEVEn的营销模式一直都坚持日企风格,严谨而固执的选址显然不符合中国便利店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拖慢了7-ELEVEn门店扩张的速度。
这里要提一下7-ELEVEn的加盟方式,分为A型加盟和D型加盟;A型加盟为加盟商自带店铺,前期支付100万元的加盟费(北京地区100万,部分省市80万),以及员工工资、装修费、配送费等一系列费用,但利润由加盟商百分之百所有。;D型加盟为加盟商无需自带店铺,只需支付35万元的加盟费(北京地区为35万,部分省市为30万),以及员工工资、门店运营费用与损耗费;而房租、装修费用则由7-ELEVEn承担,利润上阶梯式分成。
动辄数十上百万的加盟费,让众多有意向加盟的店长望而却步。有专家统计过,除了基本的加盟费外,门店货品、设备等一系列启动资金的初期投入也要在60万以上。
和7-ELEVEn相比,其竞争对手罗森的加盟费就少了很多。45万元以上的资金即可加盟;而在本土同类型便利店中,唐久便利店的加盟费仅为40万元,河南地区的福鹿加盟费打包价为20万元。
仅在加盟费方面,7-ELEVEn就劝退了众多加盟商。而且再加上目前日益增涨的房租费和物价,都是7-ELEVEn便利店减少的重要原因。
探索下沉市场
门店增速停滞,只是7-ELEVEn在中国危机的一个侧面。2017年、2018年是新零售风口之年,当时出现了不少由资本推动扩张的创业型便利店,比如邻家、北京131、全时等。不过最后都在资本投资的钱烧光之后,全部倒下了。此外,还有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等互联网巨头孵化的产物,也都在逐渐消退。
当时资本入局便利店,主要是以互联网“先出规模再盈利”的思维逻辑进行。所以很多业内人员都认为,短期内亏损并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先占据市场,一旦有了规模就会实现盈利。
然而作为传统便利店的7-ELEVEn负责人内田慎治不这么认为,他管理的中国区7-ELEVEn自始至终都坚持将利润作为首要指标。扩张门店只是前提,保证门店盈利才是最终目的。
但实际上便利店的规模与利润,二者并不相悖,反而会相辅相成。罗森中国区副总裁张晟曾表示,在上海这种租金高的城市,若想在短期追求利润的话,开出460多家门店后就不再需要扩张也能实现盈利。但此时,供应商不会为一家不继续增长的零售企业投入更多,这也意味着门店不增长,企业也会逐渐丧失判断能力,交涉能力和新品上市的能力。
其实7-ELEVEn并不是不想扩张门店,早在2018年,中国区董事长内田慎治就曾明确表示,希望尽快在中国开出2万家门店。不过想要把门店数量提升到万店级别,仅在一二线城市很难实现,必须要把店铺扩展到三四线城市才有希望。
因此,7-ELEVEn和罗森曾在2017年就开始向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周边渗透,探索下之路。
不过以7-ELEVEn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下沉之路并不理想。按照目前市场发展规律,外企想要在中国做下沉生意,与本土企业合作是唯一的途径。主要原因在于便利店这类小型门店,对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比较高。它不同于大型商超那种以市为单位的细化,便利店的运营需要精细到街道、商圈等层面,如果对城市发展规律及民生调查不到位,那么很难在下沉市场立足。
而7-ELEVEn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常规的特许加盟模式,即当地企业负责店铺经营与店长招募、工厂与供应链的搭建,7-ELEVEn的主体方仅提供经营策略与指导。
这样做的方式虽然严格控制了7-ELEVEn便利店的质量与经营,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便利店本土化的发展。尽管很多人有便利店运营的方式与独到见解,可7-ELEVEn的主体方却不愿意接纳,而是固守其最原始的经营思维,阻碍便利店的发展。
相对7-ELEVEn,罗森的加盟模式则灵活许多,最常见的模式为“大加盟”,只要找到具有零售经验、人脉关系的本土企业,将其视为地方整体加盟商合作,企业负责运营和开店,罗森主体提供产品、物流、运营等一系列服务,而且不干预加盟商的经营方式,让其在本地商圈自由发展即可。
7-ELEVEn的新任董事长严茜,是原7-ELEVEn的CFO兼总经理,是内田慎治一手栽培的华人高管。
通常来说,由业务负责人接手总经理职位时,会产生公司战略上较大的方向变动,但由CFO接任,大概率会延续此前内田的治理方针。7-ELEVEn在短期内,加盟制度、门店数量增长等方面,不会有大变化。严茜选择按照7-ELEVEn原有的步调小步慢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