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板凳面变网红,开进一线城市身价暴涨

2024年11月15日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 王盼

板凳面走出重庆

升级成为网红店!

在餐饮的“品类论”中有一个说法:任何品类都值得重做。

重庆触手可得的“板凳面”就是一个新型代表。最近,北京、上海开始陆续有“板凳面”的网红店冒头。这些店延续了重庆街头“坐在板凳上吃面”的风格,甚至直接把板凳搬到屋子里当桌子用。

不过,和重庆“非常随意”的板凳面不同,一线城市的网红面店,在装修上一改简陋风,而是用极具网红冲击感的风格来做包装。比如北京的“神癫大坨牛肉面”,将窗户的位置挖进一尺,改成了可以坐在门口吃饭的外摆,再铺上“请坐”的红色坐垫,头顶悬挂“边吃面,边打望”的标识,简简单单,自成一派。店内,墙上则挂着“重庆人有点神,弄根板凳就开整”的标语。

上海的“方铲铲·成都板凳面”,则走田园市井风路线,竹篮、泥巴墙,小黑板,再加上一排红字“浇头必须现炒”,传达出一种初心不改的经营态度。店内也是随处可见的川渝方言,比如“真材实料,不敢日白”(日白,是方言欺骗的意思)。

这些面走出重庆,不再是“10块钱2两”的价格了,最便宜的原汤小面18元,大坨牛肉面42元,回锅肉拌面38元,小炒黄牛肉拌面40元……

为什么板凳面能火?

在重庆,板凳面对于当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朴素”是它的代言词,“实惠”是它的标签。在大众点评重庆站,搜索“板凳面”关键词,共有接近35000个结果。“邓板凳面”、“李记板凳面”、“王五板凳面”,从叫法上就能看出足够接地气。

板凳面并不是一个专属品类,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用餐方式。在重庆这座山城,不少小店因为座位有限,直接把塑料凳子放在门口,忙碌的时候,顾客坐一排,男女老少各自嗦面。稍加关注就会发现,搬运工和开宝马的人坐在同一家面馆的塑料凳上,吃得津津有味。

◎ 内参君在重庆吃到的板凳面

◎内含4块大肥肠,二两15元

而价格自然也是亲民的,内参君在上个月刚去了一趟重庆,单纯的重庆小面,或者是肉沫面,大概是11/12元左右(2两面),而带浇头的(肥肠、牛肚、鸡杂之类的)基本上是15左右。

板凳面走出重庆,进军一线城市,价格大涨、网红感十足。这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什么?

1、明星引流效应。在真人秀《奇妙之旅》中,“重庆崽儿”肖战就专门起早,打卡了当地的一家板凳面。节目播出后,肖战吃板凳面的地方越来越火,许多外地粉丝慕名而来,都想要到这里吃上一碗跟肖战同款的重庆小面,感受一下重庆地地道道的味道。

2、破烂风延续,板凳面提供了更加轻松自在的用餐环境。无论是塑料凳子,还是搪瓷碗,板凳面传递的都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用餐氛围。这和去年流行起来的“叙利亚风”、“破烂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评论区,不少网红将“坐在路边吃面”作为打卡的标志,大口吃面、大口喝汤也成了“干饭人”的就餐标配。

3、面品类的“无限可能”,网红不只有兰州牛肉面。这几年,面品类大热,特别是兰州牛肉面。然而,伴随着面品类的整体升级,各个地区的面都在“暗中观望”、“伺机而动”。同时,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看到了面品类的无限可能,毕竟,不是只有兰州牛肉面可以成为网红。以北京来说,定位重庆小面的“胖妹面庄”也是一座难求。

板凳面会创造新的流行神话吗?

传统小吃的升级再造,实现品类突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尤其是川渝地区,这些年跑出了炸串、翘脚牛肉、称盘麻辣烫等多个网红神话。

但板凳面想要创造新风口,挑战并不小。至少从目前的一些店来看,走进北上广,还是那碗小面,换了一个更有故事的环境,价格也实现了飙涨。动辄一份面价格在40+,如果点套餐则更贵。

这里固然有成本的因素,但,可能是受到了拉面品类的“启发”,升级=涨价似乎也是一种普遍的“默契”。

从底层逻辑来看,小面和拉面一样,从民间走来,“好吃实惠”是最基本的消费诉求。这两年,面馆新贵们经历了如同过山车一般的流行周期,虽然有新店面、新环境、新资本,但当消费者回归理性,对于品牌溢价越来越“不买单”了。2022年下半年,不少15元左右的兰州拉面馆开始回归,正是印证了“流行的轮回”。

餐饮最终要回归产品本质。拉面品类如此,小面品类也一样。乘风而起的板凳面,会不会走上兰州拉面的“老路”,我们不得而知。

此外,板凳面毕竟不是一个专属品类,而只是一种就餐形式,对于顾客来说,“记忆点”相对分散。比如北京的“陈记坝坝面”,主做宜宾燃面;“神颠大坨牛肉面”是重庆面;上海的“方铲铲”是成都小面……不管是哪里的面,毕竟是快餐,顾客撅着腰坐在马路牙子边,吃完后还能留下多少“美好体验”,仍然是未知数。

从这一点来看,板凳面想要蜕变为真正的网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dm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